拟在北京再建晶圆厂 首期投资531亿元

刚登陆科创板的中芯国际又抛出重磅消息。

2020年7月31日晚,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开发区管委会”)于7月31日共同订立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根据协议,中芯国际与北京开发区管委会(其中包含)有意在中国共同成立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从事发展及运营聚焦于生产28纳米及以上集成电路项目。该半导体项目将分两期建设,项目首期计划最终达成每月约10万片的12英寸晶圆产能,二期项目将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适时启动。

该半导体项目首期计划投资76亿美元(约合531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金拟为50亿美元,其中中芯国际出资拟占比51%。中芯国际与北京开发区管委会将共同推动其他第三方投资者完成剩余出资,后续根据其他第三方投资者出资情况对各自出资额度及股权比例进行调整。中芯国际将负责合资企业的运营及管理。

公告指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双重优惠政策。北京开发区管委会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公司依据上市规则并经过合理查询,认定北京开发区管委会及其最终实际控制人为独立于公司及其关连(联)人士的第三方。

中芯国际称,为把握北京市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良机,该半导体项目可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及客 户需求,提高公司的国际市场地位及竞争力,并推动公司及北京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北京开发区管委会通过与公司合作,拟向公司在北京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董事会认为,成立合资企业有助于本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精进纳米服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回报。

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共拥有7座晶圆厂(含控股),分别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200mm晶圆厂,以及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圆厂;在江阴有一座控股的300mm凸块加工合资厂。

南北布局  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并进

我们都知道,中芯国际多年来一直在追赶先进制程,14纳米制程于2019年正式实现量产。不过目前其14纳米制程的营收占比较小,其主要营收仍来源于成熟制程。根据中芯国际前不久披露的招股书(注册稿),公司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14纳米制程产品,相关收入为5706.15万元,占比为0.29%。

这次中芯国际拟在北京建厂,主要是为扩产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某业内人士指出,先进制程固然重要,但成熟制程仍大有所为,国内如粤芯半导体、华虹无锡等亦均面向成熟制程。据其透露,近期中芯国际成熟制程产能处于紧缺状态,对于其此番在北京加码布局,该人士表示并未感到意外。

据了解,先进制程主要应用于手机应用处理器、基带芯片、加密货币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而电源管理芯片PMIC、图像传感器、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eNVM(eEEPROM、eFlash、MTP、OTP等)、微机电系统MEMS、射频RF、LCD driver、MOSFET、IGBT等均主要采用成熟制程,对应着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多个近年快速崛起的新兴应用市场领域。

随着北京这座合资新厂的投资建设,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产能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其提高市场占有率并更好地满足终端市场需求,此外也将提升中芯国际的总体产能。资料显示,2019年中芯国际的年产能(约当8英寸)为548.25万片,而台积电2019年年产能超过1200万片(约当12英寸),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北京扩产成熟制程的同时,中芯国际位于上海的中芯南方也在持续产能爬升。根据中芯国际招股书,其本次上市的募投项目包含12英寸芯片SN1项目、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12英寸芯片SN1项目的载体为中芯南方,该半导体项目总投资90.59亿美元,规划月产能3.5万片,工艺技术水平为14纳米及以下。目前已建成月产能6000片,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满足将该生产线的月产能扩充到3.5万片的部分资金需求。

从地理战略布局上看,中芯国际同时在北京、上海加码布局,在北京扩产成熟制程、在上海发力先进制程。其此前科创板上市吸引了一众重磅投资者并超额完成募资,而这次除了联手北京开发区管委会外,还将引入第三方投资者,这第三方投资者的身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