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经联想控股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会决议通过,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并任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主席。董事会同时通过,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董事会亦提名李蓬为公司执行董事。

对于联想而言,柳传志是一面旗帜。其于1984年创立联想公司,在与国际个人电脑巨头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并带领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制定实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这些都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企业“走出去”和“赶超国外同行”积累了难得的宝贵经验。从创业到守业,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的优秀代表,柳传志的“功守道”值得创业者学习。

从0到1的创业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沐浴着神州大地,各行各业蓄势待发,北京的中关村同样风起云涌。1984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提出“一院两制”,一部分科研人员做基础研究,另外一部分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时年40岁的柳传志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实践“科技成果转化”。

“虽然我做出了科研成果,但成果本身不能变成生产力,让人很着急。1984年让我办企业的时候,我感到特别高兴,就是摔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柳传志感慨道。虽然在当时意味着将踏上一条充满风雨荆棘的道路,但柳传志的态度异常坚定。

1984年冬天,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柳传志和其他十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计算机所的传达室创办了联想。11个对企业和市场一无所知的人,坐在几张长条凳上,召开了这个初创公司的“成立大会”。这间不足20平米的传达室日后成为了联想集团的“圣地”,见证了联想波澜壮阔的企业发展史。

创业没多久,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科技人员手里的20万元创业资金就被骗走了14万。没有钱,没有经验,如何带着大家首先活下来,是摆在柳传志面前最表明的问题。于是,从代理分销做起,不断学习市场、管理知识,通过贸易积累资金和办企业的经验,而心中研发生产出中国人自己PC机这一理想始终没有被艰难的创业路所泯灭。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0年,联想自有品牌微机在德国汉诺威电子技术交易会上取得成功,最终获得国家认可,取得PC生产许可证。那一年,“联想”牌微机在中国市场推出。

“1988年开始,我们大概用了两三年的时间,逐渐生产出联想品牌的电脑。但当时卖得并不是很好,一是因为没有品牌,另外质量也不能保证,大概过了一两年,质量才逐渐稳定。”回首过去,柳传志表示。

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你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哪些“黑天鹅”。

1994年2月14日,联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一年,联想成立10周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家满怀期望迎接下一个十年。然而,机遇在酝酿的同时危机也在潜伏。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发布犹如一个巨大的石块投入了国内电脑产业看似平静的湖面。根据该协定,中国进口电脑关税从200%降到26%,于是IBM、康柏、惠普等国外的电脑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面对这些国外的庞然大物,如同小舢板一样的中国电脑企业被打得溃不成军。

在这险峻时刻,柳传志并没有退缩,毅然决意一战。一场降成本、提质量的阻击战,伴因为联想微机事业部的成立打响。从组织架构到业务模式、从供应链到管理的大力改革,柳传志带领联想用代理国外产品积累的资金,贴进去坚持国产计算机的研发。

此后3年,联想在苦战和竞争中不断学习,1997年,联想PC终于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首次位列榜首。

当然,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并不是联想的最终目标,联想的视野是全球市场。

2004年对于联想而言是特殊的一年,因为,联想集团做了一件很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并购IBM全球PC业务。并购让中国的“联想”跻身于世界舞台。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并购在业内乃至中国引起了极大轰动。然而,外界在鼓励联想勇气的同时,对并购的结果却并不看好。

并购的难度确实巨大。2009年,以金融危机为导火索,更实质的是并购整合出现的问题的集中爆发。创始人柳传志复出,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任CEO。外界评价柳传志的做法是“奋不顾身”,创始人重新出山翻盘的概率实在太低。但沉着出现在镁光灯下的柳传志的回答是,“联想就是我的命”。此后仅仅2个季度,“柳杨”组合力挽狂澜,成功扭亏。

2011年,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2013年,联想集团个人电脑市场份额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当年的“小舢板”,终于在风浪中成长为一艘“巨轮”。

从1到无穷的守业路

创业难,守业更难。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开始考虑更多。进入21世纪,“求变”成为了联想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旋律,多元化发展提上日程。

2001年,在柳传志的主导下,联想最终成功完成分拆,自有品牌业务和代理分销业务分别成为今天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联想的发展历史,自此进入了新的篇章。大战略的起承转合时,需要掌舵者长远的眼光。联想成功分拆后,柳传志着手启动又一次意义重大的战略布局,带领联想控股迈进多元化投资新征程。

2001年,联想投资(后更名为君联资本)成立,成为联想控股进入投资领域的先头部队,也为联想控股其后开展的各项投资业务树立了信心,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君联资本已成为业内领先的风险投资机构,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2003年,弘毅投资成立,联想控股又开辟了一片新战场——私募股权投资(PE)。随后,弘毅投资逐步成长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行业的领先品牌。

2010年,联想控股在发展财务投资业务的基础上,正式进入战略投资领域。也就在这一年,联想控股制定了中期发展战略:即“通过购、建核心资产,实现跨越性增长用5-7年的时间,通过购建核心运营资产,实现跨越性成长,成为上市的投资控股公司。”并逐步形成了“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战略投资涉及IT、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以及新材料五大领域,财务投资涵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运用多年积累的“实业+投资”的丰富经验,不断制造卓越企业,实现企业的跨越式成长。

2015年6月29日,柳传志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香港联交所,这一天,联想控股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在不断发展财务投资业务(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天使投资及直接财务投资)的同时,战略投资业务进一步聚焦于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IT及新材料五大板块,购建并管控优秀且具有高潜力的投资组合,推动公司价值的持续成长。通过不断实践与复盘,2016年公司推出战略2.0,进一步强调双轮驱动优势的发挥、新的支柱型资产打造与海外资产配置,以及所投企业与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源的对接。

联想控股的企业愿景是在多个行业拥有领先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投资控股公司。从2015年上市至今,联想控股业务运营不断提升。2019年8月,联想控股发布截止到6月30日的2019年中期财报,联想控股实现连续第五个报告期收入增长。联想控股2019年中期实现收入人民币1793.11亿元,同比上升15%,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净利润人民币26.65亿元。

从1984至今,伴因为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那间在传达室里草创的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从1984至今,那间传达室里的创业精神,却从未因时间而磨灭。

如今,柳传志退休了,无论联想这艘大船将来将驶向何处,柳传志的创业故事都值得后辈创业者学习。